- · 《韶关学院学报》栏目设[05/20]
- · 《韶关学院学报》数据库[05/20]
- · 《韶关学院学报》收稿方[05/20]
- · 《韶关学院学报》投稿方[05/20]
- · 《韶关学院学报》征稿要[05/20]
- · 《韶关学院学报》刊物宗[05/20]
粤北韶关传统村落文化特性分析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以传统村落为典型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是我们的根和魂。“传统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韶关自古以来,作为南北交通的要冲,各地移民杂糅混居,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文化生态,韶关传统村落正是这种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
一、韶关传统村落地域分布情况
位于广东北部五岭南端的韶关,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便利交通,使得它成为一个文化交融的大熔炉。韶关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金融生态市和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区位优越,交通发达,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上通道和关口,粤湘赣交界地区商品集散中心,粤港澳辐射内陆腹地的“黄金通道”。
据不完全统计,韶关目前保存较好的传统村落近120个左右,其中具有较好研究和开发价值的传统村落大约可占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其主要表现为:村落格局和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原始村落住民较多,保留部分本土传统农耕文化。
韶关传统村落资源丰富,现有中国传统村落4座(仁化县石塘镇石塘村、翁源县江尾镇湖心坝村、南雄市乌迳镇新田古村、仁化县扶溪镇古夏村),广东省传统村落、古村落28座,详见表1。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两座(韶关市、南雄市),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1座(南雄市珠玑镇)。例如仁化县石塘村保存修复较好,除了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外,该村的传统工艺石塘堆花米酒还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经济开发和文化保护价值,同时石塘村旁的红色堡垒双峰寨更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表 1)
二、韶关传统村落的文化特性
韶关传统村落文化的最重要特性就是“包容”。在这1.8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融合了南边的广府文化、北边的湘楚文化、东边的赣闽粤客家文化以及西边广西(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这四种本来个性鲜明的文化,在此处经历了千年的碰撞、融合与发展,呈现出难得的多元共生的特性。这种“包容性”更多的体现在村落的建筑风格上。例如仁化县的石塘古村,其建筑风格体现了粤东、闽、赣、徽等多种地方建筑文化并存和相互融合的状态,在村落中很容易找到闽粤赣客家“围楼”建筑,中原南迁汉人的夯土建筑,江南徽派的封火山墙建筑等文化元素,形成了仁化石塘村古建筑的独特风格。因此,韶关地区传统村落的文化特性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元素:
(一)中原文化元素。韶关地区历史上受南迁汉人的中原文化影响较为广泛,这主要得益于古道和水道的建设。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在战国以前就通过这些天然的地理区位,逐步开始渗透入岭南。秦汉时期,由于战争等原因,许多中原士兵留居岭南与当地的土著人一起开发粤北,他们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这些文化主要表现为:一是弘扬儒释道等思想流派,传承宗法礼制,提倡血亲人伦和修身养德等;二是崇文重教化民成俗,将中原文化中的基本礼仪规范等进行推广,形成较为文明的民俗文化和生活习性;三是农耕技术的发扬与推广。例如大部分的古村都曾经出现过比较有名的书院,如南雄市水口镇篛过村的“孝思书院”;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大桥村的“观澜书院”;乐昌市秀水镇楼下村的“紫气书院”;南雄市乌迳新田村的“文明书院”等。其中,建于北宋建隆三年(962年)的南雄市油山镇平林村的孔林书院,是当时岭南第一所书院,是中原文化南播的一个有力证据,其对岭南教育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当地至今仍流传着一首民谣:“平林是个好地方,桃红李白满山冈,东有石羊千百只,西有观音护村庄,南有笔架堵水口,北有凤凰朝日光,富有良田千百亩,耕读传家万年长”。
(二)粤赣闽客家民系文化元素。历史上“客家人”历经了五次大迁移。由于地缘关系的原因,韶关地区的传统村落文化受到湘、赣、闽南客家民系文化的影响颇深。明末清初,由于清兵的进至,闽、粤大批客家先民被迫开始向粤北、粤西迁居,而此次迁居人数众多、地域广泛的移民潮,所带来的人文、社会、经济及生活对原来的“原居民”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原居民”与南迁汉人杂处,向南迁汉人学习筑屋造田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生活水平,同时南迁汉人也向“原居民”学习生产生活的长处,吸收融入到文化中去。粤北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便成了汉族人和“原居民”的共同家园,从而形成了汉族客家民系中既不同于固有的中原文化,又不同于原住民的本地文化的独特客家文化。明清转换之际,由于社会动荡、战乱不断,从福建、梅州、赣南迁入的客家居民,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开始筑建有防御能力的村落。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等建筑特色,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而始兴县现存大量的围楼、围屋(目前保存较好的有70余座),翁源县的湖心坝村长安围,以及南雄百顺的黄屋村等大部分都是明清时期开始建造的,其建筑特色甚至工艺都与福建土楼非常相似,都是典型的客家建筑文化。
文章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sgxyxb.cn/qikandaodu/2021/0113/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