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探讨从众心理对垃圾分类行动的影响以韶关市为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5 14: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个人对事物的感知常常是基于其主观意识,而非客观事物的本质。[1]当个人无法对事物的是非善恶做出准确的判断,则有可能借助外界环境寻求答案。从众心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个人对事物的感知常常是基于其主观意识,而非客观事物的本质。[1]当个人无法对事物的是非善恶做出准确的判断,则有可能借助外界环境寻求答案。从众心理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如果众人的意见一致,这众人的人数哪怕不多,也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从众。[2]垃圾分类是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而“从众心理”能影响集体的行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垃圾分类活动的开展。

1 从众心理的含义及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的心理现象。在经典的“阿希实验”中,我们得出: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所谓从众心理,即个体在外部环境和群体普遍行动的影响下,抛弃或改变自己的观点,使之不由自主地与众人保持一致,使自己的言论、行为符合多数人的舆论与行动的社会心理现象。通俗而言即为“随大流”[3]。从众心理会影响个体的行动,使个体追随群体。当个体思想、行动与群体发生分歧时,个体便会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产生的影响是双重的,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积极的从众心理产生的正面影响。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倘若个体能保持相对独立的判断能力,追随正能量、主旋律及有益于社会与集体的标杆榜样,那么此时从众心理就在其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推动集体与个人发展的强大动力。如:学习开拓进取的精神,学习雷锋精神等等,积极的从众心理引导个人向优秀集体靠拢,使个人不断规范自身言行,进而使社会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另一方面,盲目从众产生的负面影响。在从众心理影响下,个人在自身的知觉、判断上缺乏独立思考分析能力,过分依赖外部环境,个体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人云亦云。如:集体违反交通规则,集体在公共场所喧哗等等,这些现象反映了盲目从众心理下,人们因受环境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跟随他人想法并付诸行动。盲目的从众不利于打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个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产生消极的影响。

2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1 概念

所谓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的成分、属性、用途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分类搬运和分类回收,从而达到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益资源可循环利用的目的。国家制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包括:一级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可堆肥垃圾、其他垃圾、可燃垃圾。二级分类,织物、瓶罐、厨余垃圾、电池、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其中,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2.2 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

现今,我国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颁布不少国家级垃圾分类有关政策文件。2017年3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2017年10月18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中宣部、中直管理局印发了《关于推进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2017年12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在我国各省市街道上,公共场所的垃圾桶数量有所增加,为垃圾有效分类回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垃圾分类工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广东省韶关市为例,为了更深入地掌握韶关居民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从2020年5月10日到2020年5月12日,共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1份。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参与调查的韶关市民垃圾分类的频率为40.56,频率略低。在问及“所在小区是否有垃圾分类标识”时,认为都有的仅占12.55%(图1);在问及“可回收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分别对应什么颜色时,仅有10%的参与者回答正确(图2)。在问及“您认为当前韶关市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如何”时,认为“很好”的仅占9.76%,认为“一般”的占75.61%(图3),由此可见,当前韶关市民对于垃圾分类不够重视,缺乏对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韶关市对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推广度低,垃圾分类难以落实到位,这可能与居民生活构成复杂,垃圾分类处理不规范,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接受程度低有关。

文章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sgxyxb.cn/qikandaodu/2021/0225/532.html



上一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重构以
下一篇:封面照片简介韶关学院图书馆

韶关学院学报投稿 | 韶关学院学报编辑部| 韶关学院学报版面费 | 韶关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韶关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韶关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