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韶关学院学报》栏目设[05/20]
- · 《韶关学院学报》数据库[05/20]
- · 《韶关学院学报》收稿方[05/20]
- · 《韶关学院学报》投稿方[05/20]
- · 《韶关学院学报》征稿要[05/20]
- · 《韶关学院学报》刊物宗[05/20]
近十年政协大会党派发言研究以政协韶关市委员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政协大会发言制度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各党派、团体、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和较高层次的政治协商活动,是充分反映社情民意,促进科学决策、民主
政协大会发言制度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各党派、团体、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和较高层次的政治协商活动,是充分反映社情民意,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动当地改革开放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大会发言工作规则》,每年的政协大会都要优先安排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代表代表各党派和工商联进行大会发言。
各级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及工商联高度重视政协大会发言,各党派和工商联均在当年政协大会闭幕后,即按照“党委出题,党派调研”的原则,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确立发言题目,组织党派成员通过所涉及的单位、部门和联系对象进行调查,经过充分的讨论修改完善而形成大会发言材料。这些大会发言材料,是政协工作的有力证据,它不仅体现了各地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参政议政的能力,更体现了各地政协开展工作的成效,是研究各地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参政议政能力及政协工作成效的可靠样本。但目前有关政协大会党派发言的总结或研究较少,只见于新闻报道中的片言只语或政协工作者和政协委员的相关回忆文章,这些研究大致有六个层面:其一,政协大会发言的调研与写作,如张名丽《做好政协大会发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1],段凤银的《写好政协大会发言的四要素》[2],条述政协大会发言的调研与写作原则,这些原则都是应遵循的普遍性原则,没有独具性。其二,政协大会发言的发言者角色的定位。如顾维宪的《政协大会发言中的注意事项之我见》[3],不仅论及了发言选题、具体建议等,还就政协大会发言者的角色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这是他人没有论及的。其三,政协大会发言的工作方法,如张菊明的《政协大会发言是重要的履职形式》[4]。文章以江西吉安市为例,总结吉安做好政协大会发言的工作方法,但没有论及政协大会发言的作用。其四,政协大会发言机会的获取。如蔡永飞的《政协大会发言应建立评判机制》[5],该文的评判机制,不是着眼于发言质量与效果的评判,而是着眼于对获取政协发言机会的评判,即谁能进行大会发言。其五,政协大会发言的作用。如李伟刚的《关于做好政协大会发言工作的思考》[6],该文论及的是政协大会发言的作用,却未从怎样做好政协大会发言进行论述。其六,政协大会发言的制度。如唐定的《政协大会发言制度改革探析》[7],该文总结了政协大会发言制度的发展历程,指出现行政协大会发言的不足,并依此而提出改革方向和具体路径,具有学理性色彩。这些研究虽或过于宏观,或过于微观,且所言之政协大会发言与我们专指的政协大会党派发言有所不同,但却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的线索与视角。为此,我们拟以政协韶关市委员会十、十一届大会党派发言为文本,进行分析研究,试图通过对政协韶关市委员会大会党派发言进行总结研究,为韶关市各党派的大会发言提出原则性的指导意见,以提高大会发言的质量,并由此为其他地市各党派的大会发言提供借鉴。
一、政协韶关市委员会十、十一届大会党派发言概况
政协韶关市委员会第十届委员会自2007年始至2011年届满,第十一届委员会自2012年始至2016年届满,前后共10年,举行了十次大会,各党派均在每次大会上作了发言。韶关市现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九三学社六个民主党派,六个民主党派均为市级委员会组织,故政协韶关市委员会党派发言,即是这六个民主党派的发言(市工商业联合会虽有参与政党协商的职能,且每次大会都进行了大会发言,但因不是民主党派,这里略而不论)。10年来,六个民主党派共进行了60次大会发言,他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与设想。
(一)政协大会各民主党派的发言题目与所属领域
因各民主党派的参政传统和自身素质不同,不同党派自会选择不同的选题,不同的选题,自会产生不同的参政效果。为便于了解六个民主党派政协大会的发言内容,现将各党派大会发言题目胪列如下,见表1。
表1 十年政协大会各民主党派发言题目与所属领域?
由上可见,韶关市各民主党派的发言紧紧围绕韶关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既围绕韶关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也关注韶关市民的日常民生。
文章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sgxyxb.cn/qikandaodu/2021/030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