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韶关学院学报》栏目设[05/20]
- · 《韶关学院学报》数据库[05/20]
- · 《韶关学院学报》收稿方[05/20]
- · 《韶关学院学报》投稿方[05/20]
- · 《韶关学院学报》征稿要[05/20]
- · 《韶关学院学报》刊物宗[05/20]
白鹿原白鹿原与儒家文化和关学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作者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 一、白鹿原与《白鹿原》[见英文版第21页,下同] 白鹿原,属于现在陕西省西安市管辖,地跨蓝田县、长安区、灞桥区一县
作者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
一、白鹿原与《白鹿原》[见英文版第21页,下同]
白鹿原,属于现在陕西省西安市管辖,地跨蓝田县、长安区、灞桥区一县两区的灞河、浐河之间,东起点与篑山相接,西到西安和长安,南依秦岭终南山,北临灞河,居高临下,是古城长安的东南屏障。白鹿原远古时期就是人类居住繁衍生息的最佳之地,依山傍水,水上之洲,也叫“华胥之渚”,古称“长寿山”“首阳山”;汉文帝灞陵位于塬上,故亦称灞陵原。又因居灞水(灞河)之上,古代又称灞上。白鹿原名字的来源据《后汉书·郡国志》载:“新丰县西有白鹿原,周平王时白鹿出。”《水经注》《太平寰宇记》也有“周平王东迁,有白鹿游于此原,以是名。”白鹿是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支配下的一个原始意象。古时白鹿以为祥瑞之兽,具有至仁至德的纯善之意。《孝经援神契》载:“德至鸟兽,则白鹿见。”《瑞应图》云:“天鹿者,纯善之兽。道备,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则见。”说明白鹿已经具备祥瑞之兽的特质,只有出现具备仁德的君主统治天下,人民、鸟兽深沐其恩,感怀仁德时。作为白鹿原上最神奇的传说,白鹿被广泛地传播,给原上的人们带来希望和憧憬,这是白鹿原这块土地上吉祥、幸福的象征,是白鹿原的精魂所在。
《白鹿原》描写白鹿的传说:
很古很古的时候,这原上出现过一只白色的鹿,白毛白腿白蹄,那鹿角更是莹亮剔透的白。白鹿跳跳蹦蹦像跑着又像飘着从东原向西原跑去,倏忽之间就消失了。庄稼汉们猛然发现白鹿飘过以后麦苗忽地蹿高了,黄不拉几的弱苗子变成黑油油的绿苗子,整个原上和河川里全是一色绿的麦苗。白鹿跑过以后,有人在田坎间发现了僵死的狼,奄奄一息的狐狸,阴沟湿地里死成一堆的癞蛤蟆,一切毒虫害兽全都悄然毙命了。更使人惊奇不已的是,有人突然发现瘫痪在炕的老娘正潇洒地捉着擀杖在案上擀面片,半世瞎眼的老汉睁着光亮亮的眼睛端看筛子拣取麦子里混杂的沙粒,秃子老二的瘌痢头上长出了黑乌乌的头发,歪嘴斜眼的丑女儿变得鲜若桃花……这就是白鹿原。①陈忠实:《白鹿原》(修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28页。
显然,小说中的核心意象“白鹿”就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价值。虽然有些空灵或含混,但较为明确地指向了传统的儒家文化,②陈晓明:《陈忠实:现实主义的完成》,《文艺报》2016年5月6日。所以一直在民间社会被百姓向往着。陈忠实在《白鹿原》中通过典型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的描述,与象征的表达互为表里,共同昭示了白鹿意象所蕴涵的深层意蕴——仁义之德正在走向无可挽回的衰落。③汤玲:《〈白鹿原〉中“白鹿”意象的显与隐》,《船山学刊》, 2005年第3期。
其实,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或象征,白鹿原包含的不只是白鹿意象这一点,更重要的是世居的人们在其全部活动中所形成的传统、习俗、心理、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等等。④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评《〈白鹿原〉评论集》,《小说评论》2000年第5期。也就是说,在《白鹿原》中,白鹿原既是一个地理的概念,是白、鹿两大家族繁衍生息、生活的地方,又是一个文化的概念,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心理情感、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汇融而成的一种地域文化,属于关中文化。陈忠实自己说得更具体:“白鹿原上,最坚实的基础不是别的,而是几千年漫长的封建社会存留下来的那一套伦理规范,几千年文化积淀形成的那一种文化心理,几千年相沿流传的那一番乡俗风情。”⑤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6页。地理上的白鹿原不仅是陈忠实的故乡,他生于斯、长于斯,对这片土地的一切是那样的熟悉,充满了深沉的感情,而且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儒家文化曾经伸展发皇的地方。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文化根深叶茂,在白鹿原上形成了代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厚积淀。特别是自北宋张载创立“关中”以来,历代关中大儒的出现使得本地的传统文化愈加厚重、丰富,对当地人的性格、心理、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渗透和侵染作用。“文化,特别是地域文化,它的存在,一旦形成一种传统,其对于人的性格、心理,乃至思想、学术的影响与熏染都是巨大的。它不仅能从生长于此地的普通人身上见出,而且在这里的文化人身上,作家艺术家的身上也有相当典型的表现。”⑥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评《〈白鹿原〉评论集》,《小说评论》2000年第5期。
文章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sgxyxb.cn/qikandaodu/2021/0418/567.html
上一篇:陈忠实小说创作对英美文学的接受与共鸣
下一篇:李的文学思想及文学创作